首页

sm视频吃黄金

时间:2025-05-28 15:30:20 作者:中国科技馆与北京市东城区共建区域科学教育中心 举办中小学数学节 浏览量:40737

  中新网北京5月27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技馆5月27日向媒体发布消息说,为深化馆校协同育人模式创新,探索馆区共建区域科学教育中心,“馆区协同 科创未来”东城区中小学科学教育主题活动暨2025年北京市中小学数学节(东城场),5月26日在中国科技馆举办。

  活动现场,中国科技馆与北京市东城区教委正式签署共建区域科学教育中心合作框架。双方本次围绕共建区域科学教育中心开展合作,旨在构建“馆—区—校”三方协同模式,促进馆校合作高质量发展,打造科学教育实验区样板间的全新探索。

签署共建区域科学教育中心合作框架。中国科技馆 供图

  根据最新签署的合作框架,未来两年,双方将重点围绕“教育资源共建、师资队伍提升、学生素质培养和合作机制创新”四大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共同开发跨学科馆校实践课程群,搭建数字资源平台,打造高水平科学教育师资团队,探索创新科学教育机制与模式,打造中小学区域科学教育中心。

  在随后的聘任仪式上,东城区教委、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聘请中国科技馆正高级工程师和科技教师,分别担任北京市东城区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指导专家和科技辅导员,为区域科学教育师资队伍注入新活力。

2025年北京市中小学数学节(东城场)活动现场。中国科技馆 供图

  此次主题活动以2025年北京市中小学数学节(东城场)为契机,一大亮点在于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教育集团以科技馆展区为教学场景,打破传统课堂边界,展示涵盖数学、物理、通用技术等学科的8节特色展厅沉浸式科学实践课程。

  其中,《司南启智,北斗领航》将科技馆丰富的展陈资源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结合导航技术自古至今的发展,启发学生认识智能信息系统,展现校外科学教育的独特魅力。

  《魔法师的彩虹花园——色彩的秘密》突破单一学科框架,以问题为导向整合多领域知识,践行“学科无界”的教学理念,通过趣味实验解析色彩背后的科学原理,让学生在跨学科实践中感受科学的多元性与关联性。

  活动中所有实践课,均由学校教师、科技馆科技辅导员联合教研开发和实施,教育专家、教研员、科学家共同指导,是区域科学教育中心搭建平台,开展多主体协同、多场域实践的生动写照。

2025年北京市中小学数学节(东城场)活动现场。中国科技馆 供图

  中国科技馆介绍,自2009年新馆开放以来,该馆高度关注发挥科普资源优势赋能中小学科学教育,逐步构建“馆、校、师、生、课”五位一体的馆校合作科学教育模式。

  近年来,中国科技馆积极联合教育主管部门、科技馆体系、中小学校等开展协同育人工作创新和模式探索,实施科技馆体系协同开展区域性科学教育中心建设、馆校合作中小学教师科学教育实践能力提升培训等项目,切实发挥科普阵地和校外科学教育社会大课堂的重要作用。(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如何便利文旅场所中外国游客的支付问题?文旅部回应

一是坚持完善清单管理,厘清政府作用边界。完善市场准入制度,负面清单制度建设是重要抓手,在准入环节就要明确政府发挥作用的职责边界,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并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推动加快从前置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意见》从准入规则确定、准入事项设定、准入措施调整程序等层面强化了对“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的支撑,切实维护清单的统一性、规范性和严肃性,推动市场准入管理更加规范,更好保障经营主体依法平等进入市场。

虐猫考生参加兰大研究生调剂面试 未见其现身思政考核环节

解答:计量技术规范是保证国家计量单位制统一和量值准确可靠的技术规则,是规范计量技术性活动的行为准则,在科学研究、法制计量管理、工业生产等领域的测量活动中,发挥重要技术基础作用。国家计量技术规范是由市场监管总局组织制定并批准发布,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计量技术规范。

今又重阳 全国多地举办丰富多彩的暖心活动→

蔡世玮告诉记者,他十多年前曾来东博会参展,收获很大。今年再次参展,是想尝试打开广阔的东盟市场。参加东博会,既可以了解东盟市场,也可以以东博会为平台,打开大陆西部市场。蔡世玮所开发生产的教具,使用人群包括幼儿园、小学一直到大学。“我的课程覆盖了从幼教到大学高等教育的所有课程。”蔡世玮说。

中新健康丨国家药监局:阿胶当归胶囊和芪参补气胶囊转换为非处方药

2018年,墨脱县率先协调组织13名部队军官到村帮扶帮建,逐步拓展为“边境四红”工作举措,实现了边境地区基层党建互融共建、共同提高。随后,该做法被西藏自治区党委以“五共五固”为工作载体在全区推广,为全区抵边军地党组织建设提供了墨脱经验。

李强出席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开幕式并致辞

习近平指出,今年2月底,总统先生成功来华进行国事访问,我们就推动中白关系高水平发展达成重要共识。一年来,两国政治互信更加巩固,国际协作更加紧密。中方始终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中白关系,坚定支持白俄罗斯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反对外部势力干涉白俄罗斯内政。中方愿同白方继续加强战略协作,坚定相互支持,推进务实合作,持续深化中白关系。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